在实际产品设计过程中,可以逐渐的形成这样的文字语言规范,目的是让产品设计的参与人员能够统一认识,和重视文字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针对规范的使用环境,大体可以分为基本规范、特定产品规范、内容规范三种。基本规范主要是给所有产品设计参与人员一个大致的认识,是所有产品设计都须注意的地方;特定产品的规范主要是给界面设计师,以及开发人员参考,确定具体位置的具体文字;内容规范则是给内容编辑,或者其他内容贡献者(非用户)的行文规范。
关于界面文字语言的基本规范,大体包含以下几点(不展开讨论,本期文章很多都已经谈及):
* 一致性:在相同使用场景中不出现两个或多个词汇描述同一种操作或同一件事物;
* 准确性:不使用易混淆的文字描述常见事物,使用常见通俗的语言,不罗嗦;
* 情感化:结合人物角色,使用易记、与产品传达体验一致的语言;(白鸦常称之为产品的气质)
* 节奏感:主要是文字在一般需要注意的大小、颜色限定。
此规范一般不需要特别去起草,基本上所有公司通用,同时可以在所有产品、项目中通用。此规范中不涉及具体产品的界面文字,属于提纲挈领的作用。通常也被称作界面文字设计纲要。至于该规范的实施和执行,我觉得主要依赖于内部培训(或者研讨),因为涉及到的人比较多。
特定产品的规范是针对某一特定产品或项目制订的文字语言规范,大部分没有专人负责的情况下可以由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共同起草。设计师在具体产品设计过程中,原型和规范应该是一起形成的,最后再交付实现。在这部分规范里,主要是在基本规范的约束下,制定的具体的文字方案。比如按钮上应该是“提交”还是“确定”,栏目名应该是“今日热门”还是“今日热点”,当然还包括交互过程中的操作提示语言。
这个文档的存在,是为了让产品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符合基本规范。
内容规范相对比较特殊,即文字性内容的行文规范。大部分如千鸟文中所说,一些是语文上的要求,一些参考可用性原则。比如在一篇文章中,一行多少文字,行间距多少,段落之间空多少等。我相信在很多门户网站的编辑部门都是由这样的规范,甚至还有比如打错一个字罚多少钱在里面。
界面上的文字很重要,这点已经毋庸置疑。接下来就看怎么去做了。最后关于实施,我的建议是:基本规范以培训为主,特定产品的规范已原型为主、文档为辅,内容规范主要结合绩效考核和奖惩。这和招不招专人负责无关,招专人就是控制一下流程和审查(我不信能招到好的界面文字专员,如果是内部分工细化,倒是会形成这样的专业岗位)。